在2019互联网教育企业家年会上,投资人表示仍十分看好教育投资,并认为目前未必是寒冬。之所以会有寒冬的感觉是因为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,头部的两到三家已经融到了整个赛道的近90%的资额,早期的投资者会愈发感觉到融资的困难。现在所谓的“寒”可能是冷静,政策的监管让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更趋于冷静和谨慎。随着政策的逐步明确和规范,对行业发展而言是利好的。
从投融资交易事件数量来看,统计分析显示,素质教育领域是当之无愧的冠军,2018全年共发生融资事件171起,仅少儿编程和创客教育赛道便有80起,但轮次都处于较早期,呈现“小而多”的特征。而K12培训赛道整体呈现融资事件少但单笔融资金额高的特点,发生融资事件87起。职业教育、教育信息化和早幼教分别为全年融资事件的第3-6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职业教育领域,中公教育作价185亿元成功借壳亚夏汽车登陆A股,使得职业教育赛道融资金额飙升,同时造就了“职业教育”、“K12培训”、“其他领域”三分天下的情景。
华夏桃李合伙人郭西凡表示,未来很看好职业教育领域。相比较早幼教、k12,职业教育还比较原始,商业模式设计上不够成熟,效率还比较低,所以原则上就有提升效率的可能性。且国家职教改革政策已落地,相比较成熟行业更吸引创业者,职业教育充满着更多的可能性。
基因资本合伙人朱健也认为,职业教育、K12、早幼教等细分赛道都将持续增长,因存在刚性需求,是不会有寒冬的。
此外,统计分析还显示,红海语培赛道2018年融资事件52起,全年投资并购金额约为102.92亿元,占全年总金额的10.36%。民办学校领域,2018年港股新上市公司及已上市公司不断扩大规模,该领域全年融资金额达到94.71亿元,位居所有领域2018年全年投资并购总额第4。
对于2019年比较看好的赛道,京育基金合伙人罗明雄表示,对通过AI、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到教育领域的项目会重点关注。他具体解释说,因为这样的项目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印证,技术成熟度在科技领域也得到很好地证明。并预判,2019年上半年,股票将先于实体经济起来,下半年,实体经济会逐步发展起来。